第一站 - 轻松上网从此开始!

上网第一站

当前位置: > 创业 >

合伙创业,只知道按出资比例分红?太OUT了!(2)

时间:2018-08-27 09:23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创业邦 点击: 我来投稿获取授权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www.swdyz.com不承担连带责任,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删除。投稿如果是首发请注明‘第一站首发’。如果你对本站有什么好的要求或建议。那么都非常感谢你能-联系我|版权认领
股东的分红权和表决权可以“分离”和“脱节”。如可以将创始人的分红减少,但约定其拥有多的表决权。投资人的分红可以增加,但因不参与公司的经营

股东的分红权和表决权可以“分离”和“脱节”。如可以将创始人的分红减少,但约定其拥有多的表决权。投资人的分红可以增加,但因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约定将其表决权减少。以“分红权换取表决权”。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甚至还可以直接约定激励对象只有分红权,而没有表决权。

四、在哪进行约定?

只有两个地方:《公司章程》和《股东协议书》(又称《投资人协议书》等)

在《公司章程》和《股东协议书》中可以直接约定分红和分权与出资比例不一致。但很多工商部门认为,其对《公司章程》有实质性审查的义务,而不允许公司修改工商部门自行制订的格式固定的公司章程文本,将法律规定的“意思自治”高悬起来,在这不让用。所以股东们就只好将其“自由的约定”写在《股东协议书》中。制订出有“个性”的公司分配机制或权利架构。因为《股东协议书》并不公示,公众不清楚也不知道协议书的内容。所以,当我们去查询公司工商登记时,会发现每个公司的章程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毫无个性化可言。

中国有句俗话:“十打伙,九扯皮”,在实践中,许多公司刚开始发展势头很好,但由于股东之间的权益没有个性化的具体约定达到平衡,完全按模版填写的章程,难以成为最终解决矛盾的依据,导致矛盾积累无法解决,最后股东之间散伙,公司倒闭收场。很多的合伙进入了“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与同归于尽”的死循环。有的创始人甚至进了监狱。引发各种悲剧性的结果。

股权作为一种承载身份和财产属性的特殊权利,对股权进行合理设计正成为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行为。创业者不仅事先应前瞻性地对股权结构进行设计和控制,而且企业经营过程中,还应根据实际变化情况,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和股东协议等方式对股权进行调整和变动,以适应企业的经营,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热评话题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发布者资料
第一站编辑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2-05-22 19:05 最后登录:2014-08-08 03:08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