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无限屏”是为了减少手指的劳累,而囿于屏幕尺寸限制,人眼能看到的部分其实还是那么大。因此,能同样为手指“减负”的眼动追踪,让要做的动作变得更少了,也没有视角和使用手势的限制,肯定能比“无限屏”更好地达到目的。 眼动追踪一般是用作用户体验设计(UED)过程中,检测用户目光移动的次序,以调校界面元素、按钮、色彩等是否符合人体工学和用户操作习惯。之前没有普及到PC是因为运算需要的硬件配置对当时来讲太贵了,所以只能在实验室里小范围使用。 图 / digitalmarketingschool.in 根据UX Magazine的说法,眼动追踪技术,让用户测试不再需要现场的测试人员,从而让UX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捕捉参与测试的用户在测试过程中无意识和有意识的行为,通过这些真实的反馈来洞悉影响用户行为的根本。 一直有公司致力于将眼动追踪设备小型化和廉价化,其中的两家代表性公司Eyefluence和德国 SMI 分别于 2016 和 2017 年被谷歌和苹果收购,有分析师相信分别有利于各自的VR/AR软硬件系统开发。 说起来,眼动追踪被小型化,原本是想拯救霍金那样的肢体硬化或截肢患者。然而讽刺的是,它却有可能变成大多数健全的用户操纵手机的通用方式。你可以从中见到人们到底能有多懒。 而懒惰恰好就是驱动世界前行和进化的最大动力之一(另外的动力也许是……*情),强力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普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