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可以看到途家的整个模型其实是由三家公司组成的。第一,途家的在线平台参照的是Homeaway,第二块酒店管理参照的是斯维登(Sweetome),第三块,负责客房服务的参照系是欧洲的Interhome。公司的未来可能会将公司形态拆成在线平台、酒店管理、客房服务三个独立的业务单元。 上游资源问题 在解决房源问题上,途家做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 在房产上,欧美没有一级市场只有二级市场,美国的房地产商和租赁商是没有合作关系的,但中国是有一级市场、所谓新房市场的,而且是出现的是大量的闲置房。因为没有国外参照系,所以中国此前做这个行业的公司都没有考虑到,但因为我此前的从业背景,所以我发现了。 途家就站在开发商后面对业主说,你放心的买这个房子,如果你不出租的话途家做管家,如果你出租的话途家做托管。如果有这两条承诺,开发商房子肯定好卖。于是这与开发商是互惠互利的。像途家在千岛湖的别墅群,一收就是几十套。虽然途家现在上线虽然只有20000套,但再往后看,途家已经签下来了15万套,在谈的有有900多个项目、90多万套,给我2年时间,这个格局会变成什么样? 下游的标准化问题 在通过携程解决了流量后,要解决需求和标准化的问题。 在需求方面,有两种分法: 一种是按住宿性质可以分两大类型,一类是旅游性质的,比如三亚,另一类则是商务性质的,比如说南京、苏州、杭州。举个例子,在成都鹭岛国际,我配一个服务员一天24小时在里面的,这样的房子一晚上3000快钱。这两个方面我们现在比重不一样,未来可能在这两个方面的比重有所调整。还有就是途家现在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未来国外的量可能还会放大一点。特别注意的是,因为整个旅游市场越来越成熟,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针对不同的族群,比如养老的需求,情侣的浪漫需求,在不同的地域未来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另一种分法,可以分为To C和To B,在To B需求方面,途家有个专门的部门叫渠道部,针对B客户的需求,签公司协议客户。比如NEC中国总裁都在我们的房子里住一年。 而在标准化上,是要保证客户的体验的一致性:即住过一次途家,再去住全国的途家,从搜索,下订单,客户服务,接待,入住流程全部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房间不一样,不需付出重复学习的成本,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根本的法则。因此途家所有地方都提供接送机的,只不过有些地方收费有些地方不收费。一些车程两三个小时的地方,假如不收费,直接把利润吃干净了,不可能这样做。 房屋在网上的排序,目前是按照点评、点击来排的。 分析途家 听完罗军对途家模式的介绍与思考,虎嗅对途家略做一番分析。 据罗介绍,途家一年的收入以亿计,目前在亏损中,但每一个订单是挣钱的。在罗军看来,盈利时间取决于房源量带来的成本分摊。他表示,目前公司成本的大头在线上和管理这一部分。比如途家在三亚机场,一个前厅一年一百万,但现在的房源量与收入量不足摊薄这样的成本。 途家的优势在于其房源掌控与已建起来的一套预订、管理与服务系统,但是挑战与其他的短租O2O公司是一样的:这个市场起来需要多长时间?蚂蚁、小猪短租与途家的市场切入点与定位完全不同。罗军认为蚂蚁、小猪短租等模式利润太薄、市场培育也困难、品质品牌不太好。但是蚂蚁短租CEO翟光龙对虎嗅表示,短租中有四成以上的需求是来自学生,这意味着学生这个群体已成为短租这个市场的忠诚客户。他说,虽然目前除途家之外,大家做的都是C2C,但是实际上,看到淘宝的演进可以知道,未来的C2C都会变成B2C,而这时就会出现一个高低端短租向上兼容或者向下兼容的趋势。 途家的优势在于标准化+流量,而蚂蚁们的优势则在于价格和分布。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蚂蚁们更容易建立市场的认知,哪个模式与市场先繁荣起来,可能会占优势。如果短租的爆发点在途家盈利前到来,恐怕未来的战争还将非常残酷。 只有市场起来量之后,途家才可以谈到更丰富的盈利来源问题。途家股东之一Homeaway是“广告+交易佣金+增值服务”的多元化盈利模式:其营收的87%来自广告收入,同时向房东收取交易佣金,向房产物业或房东提供付费信息展示服务,以及根据游客咨询次数和在线预订数量收费。与第三方合作,收取旅游保险、房屋损坏保护等增值服务费也是其正在开发的新收费项目。 不过,罗军的表态很明确——途家有四个坚决不做:房地产开发不做,代理不做,广告不做,纯酒店也不做。 此外,途家会不会面临监管风险?有分析指出:途家身份的界定模糊,目前尚处于行业监管真空,未来还将面临市场准入、税收征收标准及行业监管等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