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 - 轻松上网从此开始!

上网第一站

当前位置: > 创业 >

我们这一代人的危与机

时间:2018-12-10 12:20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点击: 我来投稿获取授权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www.swdyz.com不承担连带责任,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删除。投稿如果是首发请注明‘第一站首发’。如果你对本站有什么好的要求或建议。那么都非常感谢你能-联系我|版权认领
大概是 18 年中,一些人开始对市场预期感到悲观。一时间Winter is Coming的说法甚嚣尘上。最近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大家

大概是 18 年中,一些人开始对市场预期感到悲观。一时间Winter is Coming的说法甚嚣尘上。最近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大家开始风传: 2019 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以及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危机真的会发生吗?为什么大家对此秉持不同判断?危机论容易引发传播的原因是什么?面对危机可能有效的宏观视角和微观操作有哪些?这些是本文希望深入探讨的话题。

深入不同人的处境,也许更容易看到真相

我们先从“体察处境”开始。

大多数人分析问题的时候有个缺陷:他们与当事人的真实处境脱节了,只是站在自己的视角、以过去的经验想当然地推断。

比如当你把这种思路用在投资和思考未来上。

青少年时代是塑造一个人三观的重要阶段,大多数人会在这个时间逐渐形成和补全自己对经济、市场的理解和认知。往后他所有的决策,都很难逃脱这个阶段的影子。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一窥不同国家和世代的人,在自己的青年时期会形成怎样的经验:

我们这一代人的危与机

上面这张图有四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年代出生的美国人和日本人在自己青少年时期亲身感受到的东西:

1970 年出生的美国人,在 13 岁的时候会发现经济在未来 20 年高速增长,股指涨幅超过八倍;

那如果他生于 1950 年呢?摆在面前的是绝望,因为未来 20 年市场将持续萎靡,他无处可去;

同样的故事在日本也一样。仅仅相隔 30 年,一代是地狱,一代是天堂,映入两代人眼前的景象完全不一样。

这些事情会产生什么深刻影响?经历过经济大萧条的人,此生都很难再次信任和看好市场。

有经济学家对此做过严肃研究,他们对人们的投资方式进行了持续几代人的观察,发现不同时代的人愿意承受投资风险的意愿完全不同。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特定世代经历过不同的繁荣与萧条,他们年轻时所看到的市场对此后的影响极为深刻。

他们最后得出结论:“人们当前的投资信念,取决于过去的市场和实现程度。”

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基于大致相同的数据,拥有类似程度的认知,但最终很多人在决策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比如,你眼中的比特币,究竟是下一个“郁金香”,还是下一代“互联网”。

当下的信念取决于过去的经验。大多数人最终会得到什么结果,命运可能早已埋下伏笔

为什么我们喜欢听容易让人恐慌的预测?

1523 年的伦敦有 12 万居民。

其中五分之一,也就是超过 20000 人,选择在 1524 年 2 月之前逃离这座城市。

但与此同时,这里并没有发生战争和饥荒。

原因其实也简单。在 1523 年的夏天,一群“预言家”警告说, 1524 年 2 月 1 日,泰晤士河水面将会上涨,到时整个伦敦将被淹没。

这条预言迅速发酵并引发恐慌。于是一些伦敦人选择到距离城市几英里的帐篷里避难,还有人更谨慎,带着妻子和孩子徒步跋涉到十几英里以外的小村子,躲避这场天灾。

当然,到了 2 月 1 日,这一切都被证伪。

引人深思的是,这种事为什么发生?为什么人们会相信这种毫无征兆的预测?以至于影响到数以万计的人?

体察处境。当时人们的生活是悲惨的,而且普遍对未来充满恐慌。

饥荒和疾病深深印刻在 16 世纪欧洲人的脑海里。那时他们的平均寿命是 32 岁,因为儿童死亡率太高了。当时的一场小病都能轻易带走一条生命,生活对大家来说是一种高风险的赌博。

而这场赌局中唯一的赌注是生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布者资料
第一站编辑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2-05-22 19:05 最后登录:2014-08-08 03:08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