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point 的合伙人 Rich Shapero 向公众解释,“二级市场的崩溃让我们过去所有的预测模型都失效了。我们决定无限期暂停我们的新基金因为退出市场变得无法估摸...我们必须坦白,我们如今投进项目时付出的估值比我们希望的要高...如果市场的繁荣一去不复返,我们就没办法交出我们想交出的成绩单。我们为我们的回报感到骄傲,我们有伟大的历史,我们不想毁掉它...这不是一个投资任何公司的好时候。Period.” 对于 Crosspoint 的说法,硅谷 VC 界众说纷纭。那些原本可以坐享高额管理费的 VC 基金们,如今被 LP 们要求对 Crosspoint 的做法给出一个解释,以及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甚至有些基金在 LP 的要求下,被迫降低了自己的基金规模。一时间硅谷开始盛行流言,有人说 Crosspoint 取消基金其实是因为内部有矛盾吵架了,有人说 Crosspoint 的合伙人们赚够了大钱变的懒惰了,有人说 Crosspoint 这么做只是一场犬儒主义的 PR 秀。 而至于为什么其他的所有基金都还在大举融资,Shapero 的点评则显得不那么友善。他对媒体说道,“那个肮脏的秘密就是管理费。基金越大,管理费越多。很多基金现在根本不在乎是不是能为出资人获得高倍回报了,管理费反正是没有风险的。”这段话没有指名道姓,却恰恰戳到了每一个同行的隐秘角落,无疑让 Crosspoint 立马成为众矢之的。根据当时 SF Gate 和 CNET 等媒体的报道,各家基金的反应有微妙不同,却都是在同一条战线上辩护。 Bay Ventures 的合伙人 Bob Williams 说“他们有种('They have guts')。他们一直是按照自己的战鼓节奏来行军的”; 名称相近的 Bay Partners 的合伙人 Neal Dempsey 则说,经过了仔细的考虑和计算,他们决定融一支小一点的基金,4.5 亿美金。他尊重 Crosspoint 的做法,但是“并不认为在这个时候融个大基金就是不负责任的”; 融了一期 13 亿美金的 Weston Presidio 基金管理合伙人 Michael Cronin 说,“我觉得这是 Crosspoint 他们自己的 timing 问题,这不应该影响到其他基金出去融 10 亿美元以上规模的基金”; 融了 20 亿美金的 NEA 的合伙人 Ron Kase 则争辩说,“市场不好的时候更应该融大型基金,因为市面上项目的估值会很低,是更好的投资环境”; 融了 10 亿美金 CRV 的合伙人 Greg Waldorf 不仅没有为少一个竞争对手感到开心,却相反由于自己瞬间要承受的压力而非常愤怒。“现在融资又不是说就要现在投,也可以以后再投啊。我们基金在市场好的时候和市场坏的时候,包括经济萧条和石油危机的时期,都赚过钱。我倒觉得这次的市场调整跟以前没什么不一样的。”面对质疑,他末了还加上了“我们融大基金当然不是因为想着管理费”; Crosspoint 的出资方,哈佛大学基金会的管理人 PeterDolan,一方面重新审视了自己投的每一支基金,砍掉了一些名字,另一方面带着惋惜说,“也许 Crosspoint 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但尽管如此,他们的业绩比谁都要好,所以如果他们不拿钱了,我们就得把钱投给别人,而别人的回报肯定就不如他们了。” 一个匿名的投资人说,Crosspoint 与其自己去融个大基金,再把钱还回去并且妖魔化巨额融资,还不如自己安安静静的做完准确的市场调查然后一开始就不融资了。 而东海岸另一家要求匿去身份的“著名 VC 投资人”对洛杉矶时报说,“Crosspoint 这样相当于扔下了一枚散发着臭味的重磅炸弹。我能大声明白的读出来他们的意思:这个有着优秀过往的大型 VC 基金,认为市场会在未来的两三年内都会是疲软的”这位VC 显然对 Crosspoint 的悲观结论和随之而来对自己的不利影响非常的忿忿。 而最后发生了什么呢? 纳斯达克并没有很快从互联网泡沫的崩溃中反弹回来,2001 年从制高点 5000 多点一路水银泻地落到 1400 点,2002 年更是跌到了 1139 点。指数重新回复到当年 Crosspoint 做出决定时的 3000 点上下时,已经是 2012 年的事了。 而那一批在 2000 年完成了巨额融资的基金几乎无一例外的经历的滑铁卢。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的长期恶化,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基金的规模本身就与回报倍数是接近反比的。根据 Cambridge Associates 公布的按照年份分类的行业标尺,1999 年和 2000 年是整个 VC 历史上唯二的两个负 IRR 年份。也就是说,如果一支 VC 基金在这两年融资,十几年下来每年的平均回报是负的。即便是以融资规模向来控制的最严谨的 Benchmark Capital,在当时也经受不住诱惑融了唯一一支十亿美金的基金,并且也经历了基金业绩上唯一的一次没办法回本的基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