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 - 轻松上网从此开始!

上网第一站

当前位置: > 运营 >

又一个10亿美元的教训:看51.COM是如何倒掉的(3)

时间:2013-05-26 10:00来源:网络 作者:yangyang 点击: 我来投稿获取授权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www.swdyz.com不承担连带责任,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删除。投稿如果是首发请注明‘第一站首发’。如果你对本站有什么好的要求或建议。那么都非常感谢你能-联系我|版权认领
几乎腾讯每推出一款新的功能和应用,51都能很快移植到自己的平台上:51秀、51商城、51群组甚至51问问,无不是迅速复制QQ模式的产物51已几乎拷贝了QQ产

  几乎腾讯每推出一款新的功能和应用,51都能很快“移植”到自己的平台上:“51秀”、“51商城”、“51群组”甚至“51问问”,无不是迅速复制QQ模式的产物——51已几乎拷贝了QQ产品线上的全部应用。

  巨人进入51之前,在网吧搞抽样调查,发现有不少网吧51的用户已超过了QQ空间,在广东、湖南等南方省份,51的总体用户数也已经超过了QQ空间。

  需承认,51得以迅速崛起,除了经常为同行所指摘的“依靠流氓插件”,也跟庞升东所率领的“草根团队”的小聪明有关。

  比如,意识到网络交友的一个关键点在于照片的真实性,51发明了“视频认证”功能:用户可以用摄像头拍下自己的照片,与51的客服人员进行真人与照片的对照认证,合格者的头像下面会有一个粉色的认证标志。在业界至今还在探讨用户是否应使用真实身份上网时,51近乎讨巧的化解了这个问题:身份真实与否并不重要,只要能确定网络另一端的面孔是真实的,多数人已经知道是否值得认识对方。恰好,中国数以万计的网吧的电脑上几乎必备摄像头。

  51新用户注册之后,系统会自动地先后推荐3名异性“用户”:分别邀请你上传自己的照片、到她(他)的空间逛逛。而稍加留意便会发现,这3名“用户”其实都是系统管理员。而聪明之处在于:51的系统会区分用户性别,使他们在异性的“摆布”下,完善个人资料并熟悉社区。而用户每次登录进入“管理中心”页面后,系统会自动推荐4位好友人选,异性用户与本地用户都占了绝大多数——必须承认,它相当贴近大多数人的网络社交心理。

  毫无疑问,这种建立在对人性和心理的微妙把握基础上的产品逻辑,迅速为51招揽了大量年轻的中低端用户。这种“体贴入微”的把握还在更多的细节中体现:用户注册完成,系统会提示用户把ID和密码写下来或存在手机里,实际而且人性化;个人用户管理中心最下两栏提供了常用网址和软件的下载以及链接,并支持用户添加更多自己喜欢的链接;用51“同生缘”可以找到相同出生日期的网友,但是否将自己的年龄显示在主页上,51则将决定权交给用户。类似的细节从技术上操作极为简单,但却鲜有同类网站考虑得如此周全。

  对用户细致入微的心理把握,让51成长迅猛,流量上升巨大。庞升东和他所创办的51也一跃成为当年互联网热浪Web2.0的标志性公司。

  51空间的必然和偶然

  不过,今天看来,51的成功有其偶然性。比如庞升东和张剑福因为路径依赖,不可避免的把QQ产品线上最新的产品“Qzone”当坐标,打造51的个人空间。

  虽然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巨大差异:腾讯QQ庞大的用户基础使其Qzone具备任何对手无可匹敌的优势;而51则需从头开始。但51有诸多办法缩短这个差距。比如,它的一个营销手段是,用户登录管理中心页面后,会收到系统的提示:“为便于您的记忆,请将您的主页地址填在QQ资料里,这样还能给您的主页增加访问量。”这样,51的个人主页间接得以在QQ拥有数亿用户的平台上病毒式传播。

  更重要的是,51崛起的时候,腾讯的Qzone业务在腾讯内其实是被边缘的业务,多位当时腾讯的老员工都向笔者表示,2006年前的Qzone属于腾讯内部的试验性部门,方向并不清楚,更多是为做而做,对应的人员配置也不够强大,甚至一段时间,Qzone是被公认的腾讯内部的收留所的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力量不足,发展方向不清晰,以及用户群上定位也显得混乱,甚至在最应重视的打开速度这一项上都没给予关照,某种意义上说,Qzone自己在2006年前后的不作为,给予了51机会。

  在外界看来,为了争夺用户,51多少有些大手大脚。对此,庞升东的逻辑很简单,用户打开51,要是比腾讯的快哪怕一秒,那么,都有可能选择用鼠标投票,要是快10秒呢?本着这个出发点,庞升东在硬件资源的投入上从来不吝啬。

  51成立不过一年的时候,注册用户即突破1000万,向着5000万迈进,必须从既有的200台服务器迅速增容到1000台服务器。而第二年注册用户数继续向1亿大关挺进,1000台服务器必须尽快变成2000台才能勉强支持需求。但即便如此,用户还是不免抱怨视频和音乐经常卡断,这显然是服务器资源跟不上所致。

  在51管理层内部,围绕对硬件的投入,曾导致相当激烈冲突。庞升东和技术背景的首席运营官王兴华等人坚持在硬件和带宽上不惜血本地花钱,一轮又一轮地购买昂贵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而传统行业出身的原51执行总裁杨冰则认为: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庞升东在服务器和带宽上的花钱如流水,不知何日才能获得回报,这是导致杨冰日后出走的重要原因。

  进入2007年起,51通过增值服务和各种形式的广告可获得百万美元量级的收入。前者包括VIP会员收费、虚拟商品购买和交易,甚至发布在首页的个人“广播”。后者的形式更为多样: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在主页上保留广告位,并“挑选”不同的广告挂在主页上。两者的比例大概为3:1。

  而硬币的另一面是:一些迹象表明,51正试图成为社交网站中的“征途”。以虚拟物品和“魅力值”两项增值服务为例: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被陌生人加为好友时设置了“赠送玫瑰花”的门槛,而一朵虚拟的玫瑰花价值5个51币,每个51币的真实价格为0.5元,收到50朵玫瑰花的用户在51中并不罕见——这说明51至少从一个类似的活跃用户身上赚取了125元。另一些用户需要靠提高“51魅力值”的办法吸引别人的关注,1000点“魅力值”的价格为25元人民币,而魅力值至少在10000点以上才有收效,它意味着51从一个用户身上赚取数百元的“魅力钱”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是,这种收费并不合理,很难称呼为商业模式。

  失败的51去低端化实验

  进入2007年,51的用户继续在增长,但对应的投入也在继续增加,更重要的商业模式还是不清晰,收入相对偏少,整个公司收支很难平衡。

  也就是说,51虽然看上去很美,但用户还是太草根,如果要扩展收入,要么是继续扩展用户,把盘子做大,要么是去低端化,开始做收入。这是个两难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热评话题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发布者资料
第一站编辑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2-05-22 19:05 最后登录:2014-08-08 03:08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