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 - 轻松上网从此开始!

上网第一站

当前位置: > 电商 >

监管网购暴力 刻不容缓

时间:2013-04-18 01:00来源:网络 作者:可道 点击: 我来投稿获取授权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www.swdyz.com不承担连带责任,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删除。投稿如果是首发请注明‘第一站首发’。如果你对本站有什么好的要求或建议。那么都非常感谢你能-联系我|版权认领
这则新闻的标题是这样的“女子网购给中评遭威胁:不改就把手机号放黄网”,似乎这个标题很吸引人,自16日凌晨发布之后到现在各媒体的转载已达到55条,同时百度

 

  这则新闻的标题是这样的“女子网购给中评遭威胁:不改就把手机号放黄网”,似乎这个标题很吸引人,自16日凌晨发布之后到现在各媒体的转载已达到55条,同时百度新闻在电商板块给予其头条。

  据称,目前新闻中提及的店铺已经被淘宝客服给予了扣除12分的处罚,具体处罚内容包括给予店铺屏蔽、限制发布商品、限制创建店铺、限制发送站内信、限制社区功能及公示警告7天、限制参加天猫营销活动30天并支付违约金两万元。

  这则新闻从标题上看有炒作的嫌疑,或许是为了印发网民的好奇心,而从其高转载率上可以看出,类似的事件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店因差评恐吓消费者的情况并不止这一起,让我们格外关注的是这次事件的恶劣性以及其背后的延伸意义。

  为何网购暴力层出不穷?

  网络购物目前已经成为社会主流,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线上经营,更多的网民热衷于网络购物,网店的数量与网购市场成正比。电商平台评价系统的初衷是为了促进更多优秀的网店脱颖而出,同时也便于网络诚信的进一步推广。事实上我们近几年看到的却是日益增加的差评中伤事件,且不断的变本加厉。

  近些年,出现过因差评同城互殴的事件,出现过因差评每天被多个电话骚扰的事件,这次又出了一个手机号被放黄网的事件,一桩桩的事件在让我们感到恶劣的同时,也在考虑为何这样的事件会层出不穷?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吗?

  网店发难还是消费者恶评?

  这个事件是由消费者举报维权引起的,而涉事网店却矢口否认,称其是做正当生意的,不可能骚扰消费者,并提出告控告消费者诽谤罪,言称消费者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其网店进行恶意诽谤。

  双方各执其词,对于这个事件究竟是网店侵害消费者还是消费者恶评,暂时无法界定;淘宝客服能依据相关技术对此事件进行界定也是不得而知;如果双方各发起控告,法院能否判定这宗网络案件短时间内也是无法知晓,因为现下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

  消除隐患还是事后维权?

  面对出现的恶评事件,相关部门会提醒消费者进行维权,一是通过淘宝客服起诉商家;二是及时报警,公安部门进行立案并协助解决,但目前尚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定罪并行使处罚。或者说,目前能做的只能是事后维权,事先谁也不能控制或者监控某个网店涉及违法行为,而已经发生的事件已经给当事人带来了伤害,个人隐私遭到泄露,骚扰电话会打个不停。

  急需第三方监管实施义务,工商部门“以网管网”当早日提上日程

  上周,工商部门拟推行的网店经营许可证,明确其职能是通过监管平台,重点对网上经营主体、违法商品信息、违法行为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查处网络商品交易违法行为,实现“以网管网”。

  不说工商部门实现这个职能难度系数如何,如果真的可以实现这种“以网管网”的方式,能够监控差评及恶评等行为,这对净化网购环境、排除恶意购买行为绝对是一个善举,以后购物不会再有类似的苦恼。但是工商部门提出的是5年计划,如果在这个实现“以网管网”过程中可以找到另一种手段或模式来暂代,那是最好不过了。当然,留给各电商平台的课题也同时是能否考虑出台更完善的监管手段?

  扩展阅读:网店解决中差评的手段

  笔者通过跟相关人士交流,以及自身的一些购物体验,了解到目前网店解决中差评的手段一般有以下几个方式:

  1、让利。

  相信遭遇过因中差评而被网店老板联系的消费者不止一个,一般而言网店老板会采取让利的方式让消费者将中差评改成好评。当然,做生意谁都不易,一般网购者都因为价格低廉才会选择某种商品,大都能理解生活的不易,所以大部分差评事件都能因让利而解决。

  2、传递“一分钱一分货”的消费理念。

  很多网店老板可能会向消费者传递一种“一分钱一分货”的消费理念,因此一些消费者买到的商品在质量上只要还能过得去,不会太多的纠结于小的瑕疵,一般不会发生中差评事件。

  3、暴力恐吓。

  很多网购人深谙网购之道,久而久之发现网店非常恐惧于差评,作祟的心理就出现了,为了享受更多的优惠,便以差评来要挟网店继续打折,很多网店只能求和而被迫接受,但同样有部分网店不肯受气,便会发生新闻中所述的暴力恐吓事件。当然,网店一般不会走这一步,一旦被举报,网店的处罚会相当的严重。

  因此,当差评演变为消费者迫使商家让利促销的手段时,这就不是一般差评事件了,可以定义为恶评。消费者可以恶评某个商品,店铺老板就不能恶意相向吗?很显然这是相互的,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且面对消费者的恶意态度,极有可能升级为恶性手段。对于一个长期从事网络工作的人而言,发布消费者的手机号码到某个网站,是轻而易举的,甚至不能排除网店雇人行凶的可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布者资料
第一站编辑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2-05-22 19:05 最后登录:2014-08-08 03:08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分享按鈕